
一、工作坊开营:共赴科技探索盛宴
2025年6月1日,“2025 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暑期学校项目:AIGC赋能传统文化数字创新”国际工作坊在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拉开帷幕。本次工作坊依托学院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研究实验室(AIAD-Lab)开展,吸引了来自美国拉古那艺术设计学院(LCAD)的11名学生及4位导师,以及江南大学数创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10名学生及2位导师齐聚一堂。
开营仪式上,院长助理龙娟娟老师介绍了暑期学校项目的背景、数创学院概况以及工作坊的整体安排计划。来自数创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丛天柱老师带来了“AIGC赋能传统服饰的艺术考古与创新应用”的精彩讲座,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对动画服装设计的影响,以及AIGC技术在传统服饰领域的应用,数字传习馆、《飞山》系列服装等精彩案例引发学生们热烈讨论。
下午,胡起云老师带领大家开启AIGC初探索,课程涵盖图形AIGC概述与 Stable Diffusion基本原理、ComfyUI基础及常用基本工作流等内容,并分享了学院与阿里国际联合开发落地的“IN-AI”垂直产业AI设计平台,激发了学生们对AIGC技术的进一步探索欲望。中美学生还进行了经验分享交流,美方学生展示了模型设计、特效等领域的作品,中方学生着重讲述使用AI工具提升创作效率、激发创意灵感的实用技巧,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晚上,破冰沙龙活动在食堂二楼举行,正值端午佳节,中美学生围坐在一起吃粽子、包馄饨,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打破了语言和文化的隔阂,为接下来的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团队氛围。


二、前沿讲座分享:汲取设计与游戏开发智慧
2025年6月5日,LCAD的Dana Herkelrath和Jason Oualine两位教授受邀进行设计策略与游戏开发的前沿讲座分享。
Dana Herkelrath教授的讲座“设计过程中的创意策略和批判性思维”分享了拉古那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承接实际项目锻炼设计能力的经验,以及通过战略思维的5步设计策略构建解决方案的流程,强调设计思维对理解用户需求和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重要性。
Jason Oualine教授以“如何确定一款你真正可以制作的游戏范围”为题,指出游戏开发常面临范围蔓延、功能膨胀、内容低估等问题,并提出打造MVP产品、明确游戏核心元素与玩法、构建设计支柱、善用限制因素、分层规划功能等核心策略,倡导敏捷和迭代开发模式,强调游戏设计文件管理的重要性。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参观了学院的CMF数字化创新研究实验室,实验室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为学生们打开了通往数字艺术新世界的大门,也为LCAD建设CMF实验室提供了借鉴和灵感



三、苏锡宁传统文化考察:汲取创作灵感
在双方带队导师的带领下,中美师生深入苏州、无锡、南京三地,考察调研江南传统文化,汲取创作灵感。
在苏州,师生们先后探访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苏州博物馆和拙政园。在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传承人张妍老师讲解了年画制作全过程,师生们亲手尝试木刻年画的拓印技艺;苏州博物馆本身作为艺术杰作,馆内珍藏的文物让师生们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深邃与精妙;拙政园则以精妙的布局与造园智慧,牵引师生们体悟“天人合一”的哲思。
无锡之行,师生们考察了惠山泥人厂和惠山泥人博物馆。在惠山泥人厂,非遗传承人展示了泥人制作技艺,厂方呈现的创新品牌“倷泥摩摩”展现传统工艺的当代表达;惠山泥人博物馆升级后视野更为开阔,展品勾勒出无锡传统工艺的发展轨迹,启迪师生对传统艺术在当代语境下赓续与焕新的思辨。
南京之行,师生们来到了南京博物馆(朝天宫)、秦淮・非遗馆、中国科举博物馆,并夜游秦淮河。在南京博物馆,文博学者吴国瑛的专业导览让师生们系统品鉴馆藏珍品;秦淮・非遗馆通过多种方式生动展示非遗珍品,江苏剪纸传承人张林娣老师现场展示剪纸技艺并教学;中国科举博物馆建在江南贡院旧址改建而成,展品让师生们真切感受到科举制度的严谨与不易;秦淮河畔的夜游,让师生们尽情享受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工作坊成果展:多元作品展现创新活力
2025年6月14日,“2025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暑期学校项目:AIGC 赋能传统文化数字化创新”国际工作坊圆满落幕。中美两国学生通过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创作出游戏、网站、产品、动态海报等多元表达形式的优秀作品,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活力。

Group 01的“花窗眼镜 EYES THROUGH THE GARDEN”从园林花窗中汲取灵感,设计出装饰眼镜,并创建网站供用户挑选款式,借助AIGC技术打造超越功能性的装饰眼镜。


Group 02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之旅”是一款2D探索互动游戏,玩家化身浣熊,在熊猫导游陪伴下体验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诞生过程,以寓教于乐方式展现传统技艺魅力。


Group 03深挖AIGC应用潜能,将苏州博物馆的美学元素与园林铺地纹样融合,通过ComfyUI风格迁移技术,创新设计出兼具东方美学基因与未来感的时尚鞋履。


Group 04的“MBTI 惠山泥人盲盒”将16型人格特质融入惠山泥塑,运用AIGC技术智能生成角色草图与灵感,加速设计迭代,解锁专属文化新表达。


Group 05的“福禄寿喜”系列动态海报灵感源自桃花坞年画,围绕四字运用 ComfyUI生成视觉符号,借助After Effects打造动态效果,传递传统节日祝福与文化记忆。


Group 06的“Silk & Steele”是一款文化点击互动游戏,讲述中美文化交融的故事,创作中全流程应用AIGC技术生成角色场景与打造互动效果,开创技术赋能文化交流新范式。


Group 07的“Glowing Gold九陌千灯影”以中国传统灯笼意象为内核,通过精细3D建模复现古镇等图景,环境贴图采用Panoramic技术,支持中英双语,让玩家探索场景背后历史文化叙事。

Group 08的“花庭梦影”系列指甲油及手提包设计以苏州园林建筑美学为灵感,结合四季花卉,实现指尖艺术与随身时尚的完美融合,赋予美妆与配饰独特魅力。


Group 09运用AI技术构建交互式3D模型,融合传统木刻版画元素,点击模型特定区域激活信息弹窗解析文化内涵,通过动态流水效果模拟增强场景真实感,实现沉浸式传统文化学习。


Group 10的AR系列水杯“四季水乡”灵感源自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扫描产品触发AR文化视频,沉浸体验千年水乡的诗意传承。


五、感悟与收获:成长与启发
LCAD的Dana Herkelrath教授和Jason Oualline教授表示与江南大学的师生合作非常有趣,这次工作坊让他们认识到AI在工作中的多种用途,以及如何通过迭代的方式利用AI。


LCAD学生Isabelle Nguyen称这是一次愉快的经历,不仅增进了对AI的理解,还拓宽了对文化的认知,未来会将在中国的所学所感融入个人和专业作品中。
江南大学的陈梦瑶表示工作坊丰富了她的学术知识,拓宽了数字媒体艺术视野,对专业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认识。
LCAD学生Nicholas Martinez感谢工作坊让他们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通过学习ComfyUI等技术,提升了对AI的理解。
江南大学的陈逸欢表示工作坊让她更深入地了解技术如何为文化遗产注入新活力,感谢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LCAD学生Isaac Root感激有机会沉浸在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中,通过学习AI应用和工作流程,加深了对AI的认识。
江南大学的杨乂文称教学不仅帮助他理解工具,还启发他思考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发展,将想法付诸实践,探索更多可能性。
LCAD学生David Maciel III表示工作坊让他学会不害怕使用AI,而是利用AI助力工作,理解了AI对设计和数字媒体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江南大学的余快Roy称工作坊是毕业前美好记忆,既锻炼了AIGC运用能力,又提升了英语水平,积累了游戏制作团队合作经验。
LCAD学生Malia Kephart表示参观桃花坞木版年画展等活动让她印象深刻,认识到木版印刷的重要性及其全球影响,未来会尊重和欣赏中国文化。
江南大学的肖诗言称工作坊让她看到AI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激发了探索新文化表达方式的热情。
LCAD学生Kayenne Grecian称这次经历是一生难忘的,不仅提升了对AI的理解,还拓宽了世界观,未来会继续学习AI工作流程。
江南大学的郭桂良表示工作坊是文化与技术的双重探索,创作过程让他感受到传统美学的可触摸性,也克服了与外国人对话的胆怯。
LCAD学生Virgilio Quizon III表示工作坊让他体验到原本无法参与的活动,认识到AI作为工具的用途。
江南大学的黄心悦感谢工作坊提供的学习和工作机会,让这两周过得非常充实。
LCAD学生Caycee Martindale称工作坊是祝福,不仅提升了对AI的理解,还拓宽了世界观,未来会继续研究AI工作流程。
江南大学的唐钰栋表示喜欢这次工作坊,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在纹理贴图和渲染方面的经验。
LCAD学生Madison Allen称这是她平面设计旅程中最伟大、最有意义的课程之一,激发了创意和好奇心,学会了跨语言障碍沟通复杂概念。
江南大学的秦晋怡称工作坊有意义,与LCAD同学合作受益匪浅,提高了英语口语和各种技能。
LCAD学生Jermaine Lindsey表示工作坊探索了AI如何作为工具尊重和重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到设计不仅是美学,更是身份认同和意义连接。
LCAD学生Junqing Wu称参与工作坊是很好的机会,学习了控制AI的新方法,结识了新朋友,作为在中国出生在美国上学的人,这座桥梁连接了东西方世界。
六、结语
“AIGC赋能传统文化数字化创新”国际工作坊为中美两国学生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创新。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AIGC技术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巨大潜力,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相信未来AIGC技术将在这一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附学院公众号宣传推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DaLHTo9Uek80ma6P42NuXQ 国际交流|中美AIGC国际工作坊开营!
https://mp.weixin.qq.com/s/d7eR6l5OGglEzBBzwzkKVQ 国际交流|设计策略与游戏开发的前沿探索
https://mp.weixin.qq.com/s/taQcn1u8mPxwMaRILAsuNw 国际交流|苏锡宁传统文化考察
https://mp.weixin.qq.com/s/D5hbWWCw-0dWW6kiBMMGJA 国际交流|中美AIGC工作坊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