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要是你路过国际教育学院的教室,总能听到教室里传出洋腔洋调的读书声,这是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们在跟着老师用汉语朗读课文呢。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汉语水平,被编入零起点、初、中、高等四个层次的班级学习中文。汉语的四声、汉字的辨认常常把他们急得抓耳挠腮,几近崩溃,每天他们都至少需要学习三个小时的汉语,不但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弄清楚汉语语法,还要耗费不少精力来纠正自己的发音、练习汉字的识读和书写。
留学生们学习汉语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他们也乐于走出教室,在校园里与中国学生攀谈交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亲身接触中国人、亲手实践中国技艺、亲口品尝校园美食。尽管目的不同、学习形式多样,可是学好汉语、了解中国成了这群留学生共同的小目标、共同的“中国梦”。
美国留学生张琪是2017“同乐江苏”外国人演讲比赛苏南赛区的冠军。他不但说的一口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而且还会说无锡话、贵州话等多种地方方言。他在演讲中告诉评委和观众们:“方言是地域的瑰宝,是民族的瑰宝,是文化的传承,是连接人与人情感的纽带。虽然身为外国人,我也非常愿意为保护中国方言贡献我的力量。”韩国的金守静同学在汉语高级班学习,她撰写的关于“丝绸之路”的作文获得了国家汉办举办的征文比赛二等奖。她在文中写道:“在我看来,学语言是了解对方国家的必经之路。虽然学汉语并不容易,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得到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
国际教育学院还有不少像他们一样刻苦勤奋的来华留学生。在江南大学学习、生活的经历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都或多或少留下了印记。从美国来的金勤荣回国之际告诉自己的老师:“这一年我学的不但是中文,而且学到了中国人的观点和想法。在江南大学留学的一年是难忘而有意义的。”韩国釜山大学的交换生张荣仁则说:“在江大留学的期间是我人生中很充实的一段日子。回韩国以后也要继续学下去,绝不会让在这里的时间白白浪费掉。”来自美国的黎天恩告诉过他的老师和同学:“我希望能用在江南大学学到的知识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随着《江南大学教育的对外开放行动方案》的不断推进,校园里各种肤色的留学生会逐渐增多,外来文化的交融也会日益频繁,更多“知华、友华、爱华” 的留学生人才将使我们的校园进一步迈向国际化。

汉语生毕业合影(一)

汉语生毕业合影(二)

汉语生参加玉祁凤阜民俗文化节

汉语生课堂

韩国留学生金守静获孔子学院征文比赛二等奖

张琪获2017“同乐江苏”汉语演讲比赛苏南赛区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