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

位置: 首页 风采展示 正文

国际教育学院国别研究与国际学生招生研讨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0-07-03

浏览次数:

来源:文:杨春龄 图:刘荀/陆晓斐 审核:龚晓斌

为进一步加强“双一流”背景下的来华留学招生工作,提高生源质量,加快学校来华留学事业的进程,2020年7月2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国别研究与国际学生招生研讨会在长广溪宾馆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来华留学与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研究中心组织,出席人员包含国别研究课题组33名成员及国际学生招生工作办公室全体人员。会议由国际学生招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杨春龄主持。


研讨会紧扣主题,历时4个小时,围绕开展来华留学国别研究工作基本情况做总结汇报和交流体会。

国别研究四名重点发言人分别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做汇报。王利峰老师从中西方留学生招生模式对比借鉴、重塑新型师生关系的视角研讨我院在招生、管理、服务方面能力提升的举措;缪娟老师从讲他国故事发现兴趣,进而通过国内外150多篇文献、100多个网页的积累来分享自己的研究心路历程;肖清博士从个人情怀甄选国别,并对所研究国别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提出我们应重点扶持的来华留学招生专业建议;张慧老师用幽默自谦的汇报风格,展现首次国别研究的艰辛历程,体现了年轻教师奋发有为、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在自由研讨环节,各课题组提出了开展研究工作遇到的一些困难,如最新数据较少,研究渠道狭窄,研究缺乏实践支撑等。大家还分享了有人带、有节奏、有团队,有成效的喜悦之情。


undefined

随后,国际学生招生工作办公室项目主管吴红霞做了近三年我院招生国别情况基本汇报。


undefined

最后,中心主任龚晓斌做总结发言,对课题组所有老师的研究热情和坚持不懈的态度表示充分的肯定,对于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予以鼓励和支持,并给年轻老师们提出了研究建议:在表象研究的同时,要对来华留学做深层研讨,例如从“留学生视角”开展田野调查,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所研究国别的政治、历史、文化及与中国关系的未来走向等。龚晓斌强调,国别研究要立足于未来思维,将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来华留学事业有机结合,为我校国际化进程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undefined

本次研讨会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这是国际教育学院开展研究带动招生工作的首次尝试,为今后开展更高质量的来华教育奠定基础。